某港口联合防护行动中,广东船艇编队全力围堵不法船只,广西无人机群实时感知、回传现场态势,海南通信分队在岸海之间打通链路……近日,粤桂琼“北部湾联通-2025”人防跨区支援协同训练举行,来自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25个城市的40多支专业分队并肩上阵、密切协同,着力提高联合防护特别是联合通信保障能力。
参加粤桂琼“北部湾联通-2025”人防跨区支援协同训练人员,运用通信设备采集、传输沿海区域信息。胡鹏飞摄
“虽然训练名称冠以联通二字,但训练内容远远超出日常通信保障的范畴。”广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人防处处长孙少武介绍,训练导调组以北部湾地区部分重要民生设施遭受空袭和渗透破坏为背景,组织协调三省区人防专业分队开展防护行动,通过营造浓厚的战场氛围,增强综合训练特别是通信保障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广东省阳江市某电站,无线电频谱专业队对电站周边电磁环境展开监测;起飞无人机进行不间断观察侦测,实现目标区域全覆盖、无死角。
在广东省茂名市某石化园区,环境检测分队对周边环境和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同时,派出仿生机器狗搜寻失联人员,采集现场损毁情况信息,为指挥救援行动提供重要支撑……
参训人员用便携式平台向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胡鹏飞摄
结合上述综合训练,导调组设置了有线通信突然中断、卫星通信遭遇强干扰等特情,倒逼参训人员使出浑身解数,运用各种手段保持前方与后方、机动指挥所与基本指挥所、支援分队与被支援分队在复杂环境下的通信联络。
通信分队被誉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当战争爆发或自然灾害发生时,公共通信基站容易遭袭被毁,导致固定、移动电话失灵。这个时候,人民防空等力量配备的保底的通信设备便会派上用场。“单打独斗难以应对复杂局面,联合上阵方能凝聚保障合力。”按照这一思路,从2021年起,粤桂琼三省区人防部门每年都组织开展通信跨区支援协同训练。
参训人员观摩利用无人设备获取现场信息方法。胡鹏飞摄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三省区人防部门初步构建起专网+公网、卫星+无人机等融合通信模式。”广西国防动员办公室指挥通信处工作人员谈道,特别是5G、无人机、机器人等高新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保障效能,让他们当好战场“千里眼”“顺风耳”的底气更足了。
海南省国防动员办公室业务部门负责人王定明告诉笔者,以往,协同训练往往停留在“你呼我应”的层面;如今,三省区人防通信分队可实时共享电磁频谱监测、无人机侦测画面等关键信息,真正实现“一网联多地、一屏观全域”。
协同训练期间,组织方还安排参训人员参观现代化通信信息设备展览,鼓励大家积极引进和使用新装备、新技术,并按照人装结合的要求开展常态训练、联合训练,一旦遇有情况,确保能够拉得出、联得上、看得清、听得见。(■赵海鹏 丁佐荣)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